季羨林在《不完滿才是人生》中說過一句話:“在人生的道路上,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”。
沒有誰會一直陪在你身邊。
學會獨處,心無旁騖做自己喜歡的事,提升自我認知,在獨處中遇見更好的自己,是每個成熟人的必修課。
年輕的時候,我們大多喜歡熱鬧的場合,與好友泡吧,跳舞,喝酒,就像一團熱烈的火。
可隨著年紀的增長,很多人越來越喜歡獨處的時間,因為它能讓我們與這個復雜的世界短暫的剝離,直面自己最柔軟真實的想法。
所以,會不會獨處,怎樣獨處,實際上關系到一個人的人生境界和生活品質。
當一個人身上出現這4個跡象時,Ta已經懂得獨處,不焦慮、不浮躁,能夠心平氣和地與自己和解。
不受外界打擾,遵從本心生活
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,被譽為“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”,他就是一個懂得獨處的人。
有時他會一個人去旅行,旅行期間不和任何人聯絡,卸下所有日常背負的面具和標簽,不再扮演父親、兒子、丈夫、上司,做回純粹的自己。
松浦彌太郎認為這很重要,看清自己的心,才能保證自己不會在忙碌中迷失方向,而是按照自己真實的意愿生活。
在悲傷、沮喪、心灰意冷時,松浦彌太郎也會一個人躲起來,徹底休息,好好地睡一覺,或者痛快地哭一場。
總之,有一種獨處,是找一個地方,給自己一段時間,一個人待著。靜靜地治愈時間刻在我們心底的傷。
青年作家易小婉也是一個懂得獨處的人。
她愛上民謠后,跟外界斷絕了往來,開始一個人認認真真研究起民謠。
為了把所有的民謠專輯和所有的民謠歌手聽個遍,除了吃飯、睡覺、開會,易小碗幾乎無時不刻戴著耳機。
除此之外,她的生活費大部分用來買專輯,聽音樂節(jié);她甚至開始寫民謠樂評,做民謠電臺。
從對民謠的一無所知,到漸漸愛上民謠,再到成為一個民謠發(fā)燒友,都是她在獨處中完成的蛻變。
后來,易小婉把這些時光收集起來,寫出了《現在我有多愛民謠,過去我就有多愛你》和《今天的孤獨,是明天的祝?!愤@兩本書。
其實,獨處的時間時世界上難得的公平之物。
要想真正享受獨處,我們只要反躬自問兩個問題:
我是不是把別人認為我應該做的事,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搞混了?
我是不是被某個人或某件事影響過深,以致自己的節(jié)奏被打亂了?
當我們傾聽內心的聲音,學會和自己做朋友時,我們會獨立完成自己的感受、決定、思考、和選擇。
就像梭羅在《瓦爾登湖》中說的:“我愿我行我素,寧可或立或坐,沉思著,聽任這世紀過去?!?/span>
不受外界打擾,遵從本心生活,是一個人懂得獨處的第1個跡象。
放棄無效社交,聚焦自我增值
所謂“無效社交”,是指那種無法給你的精神、感情、工作、生活帶來任何愉悅感和進步的社交活動。
作家李小墨在《請停止無效社交》中,提到她自己的一件事。
她當記者時,是社交欲最旺盛的時候,是個名副其實的“社交狂”。
搭訕、攀談、交換名片、加微信、聚會,她穿梭在人群里,不厭其煩重復社交,心里成就感滿滿。
她讀小學時就有個美麗的夢想--出書、當作家。只是那時,她除了新聞報道,竟然沒有公開發(fā)表過一篇文章。
她去求教成名的作家,得到的答案是:你不適合寫作,只能寫寫官樣文章。
她去認識出版社的主編,得到的回復是:對不起,我們關注的是成名的作者。
在這些虛假的無效社交里,她分散了精力,徒增了煩惱。
后來,她果斷放棄了。
從那以后,她收縮了戰(zhàn)線,摒棄了浮華,學會了獨處。
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,李小墨做了一個決定。開了個人公眾號《深夜書桌》,用下班后的時間寫文章。
她的公眾號定位是:每看完一本書,就寫篇深度讀書文章。每個月,一份高質量書單。
當時她并不知道她的文章有沒有人看,不知道她的公眾號有沒有人關注,只是抱著一種“但行好事,莫問前程”的態(tài)度,筆耕不輟。
一個個冷清的夜晚,她伴著熱牛奶,守著孤獨的窗臺,用文字編織自己的夢想。
半年后,幸福來敲門了。
編輯老葛從后臺發(fā)消息給她:“我是一個圖書編輯,有沒有興趣出書?”
當時她一個激靈,睡意全無:“當然有興趣了?!?/span>
原來,她的那篇文章《沒有遠見力,站在風口上飛起來的,恐怕永遠都不會是你》成了她新書的敲門磚。
有時候你拼了命地爭奪卻得不到的東西,卻在你專注于自己時,不期而至。
真正高段位的社交,是互相對等的,你有怎樣的能力,也許就會遇到怎樣的人。在你展翅高飛前,要先在一段段寂寞的獨處時光里,修煉自己。
就像哲學家尼采說的:
有一天有許多話要說的人,常常把話埋藏在心底;有一天要點亮閃電火花的人,必須長時間做天上的云。
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,放棄無效社交,聚焦自我增值,是一個人懂得獨處的第2個跡象。
有正當的興趣愛好,感受生活的妙處
老祖宗說:
“人無癖不可與交”。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沒有興趣愛好,那么不可以與他有深入交往。
一個沒有愛好的人,他的精神是空虛的,他的靈魂是荒蕪的,他的生活注定是無聊無趣的,不可能真正懂得獨處的妙處。
忙的時候,興趣愛好是生命的一種補充,閑暇時;興趣愛好會讓生活錦上添花、趣味無窮。
所謂正當愛好,就是能給身心帶來健康愉悅的,讓你自己完全身在事物之中,不管這個事情多么簡單卑微,你都能感到無窮的樂趣。
比如,讀書,看球賽,拉小提琴,聽音樂會,唱戲,烹飪,侍弄花草、攝影、跳舞,運動等等。
汪曾祺就是一個能在愛好中享受獨處的人。
他曾說過:
一個人總得岔乎岔乎,找點事情消遣消遣,通常說,得有點興趣愛好。
他年輕時愛唱戲,起初唱青衣,梅派;后來改唱余派老生。大學三、四年級,唱了一陣昆曲,吹了一陣笛子。
退休后,他的業(yè)余愛好是:寫寫字、畫畫畫、做做菜。
禪宗講:挑水砍柴,無非妙道。
一個人的愛好里,哪怕是挑水砍柴那樣的尋常事情,都藏著他的人生境界。
一個人要過的有趣而體面,并不需要金山銀山,也不需要萬人敬仰,有時只需一些小小的愛好,讓我們能夠享受生活的平淡,不懼人生的暗淡。
就像羅素說的:
一個有生機勃勃與廣泛興趣愛好的人,可以戰(zhàn)勝一切不幸。
或者如胡適所言:
一個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樣用他的閑暇時間。他在業(yè)余時間做的事往往比他的職業(yè)更重要。
所以,有正當興趣愛好,讓靈魂通透,是一個人懂得獨處的第3個跡象。
專注一事,不亂于心
生活里,有些人吃飯時想著工作,喝水時想著吃飯,運動時想著戀愛,工作時還想著刷朋友圈,心不在焉。
究其原因,都是因為焦慮,焦慮的人是沒有定性的,也無法真正懂得獨處。
結果是該做的事、想做的事一件沒做好,一無所獲,惡性循環(huán)。
《別讓瞎忙耗光你所有時間》這篇文章里,作者就提到一個大學生小邱。
他從不專注于一事,自然也不懂得如何獨處。
比如,他在圖書館看書,他一會兒看手機,一會兒聽歌,一會兒跑到廁所抽煙,他是名義上的“泡圖書館”。
大四時,大家開始復習考研,小邱也追隨了大部隊的步伐。有朋友準備考公務員,他便毅然放棄了考研,又開始著手準備考公務員。
后來他聽人說考公務員比考研還難時,他又回到考研的大部隊。
考研時,他計劃是華中科技大學,后來聽說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專業(yè)更好,又換了。
如此下來,反反復復,人云亦云,大半年的時光已經耗費了。
結果畢業(yè)時,小邱的同學一個個都找到不錯的工作,而小邱遲遲沒有接到offer,因為考研失敗,工作的事情也沒有著落。
如果能專注一事,全情投入,結果可能大不相同。
馬克吐溫說:
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,只要專注于某一件事業(yè),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。
作家格拉德威爾在《異類》一書提出過著名的“一萬小時定律”。
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資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續(xù)不斷的努力。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。
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,反過來講,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后,都是1萬、2萬甚至更長時間的付出與翻出錘煉。
所以,專注一事,不亂于心,是一個人懂得獨處的第4個跡象。
作家連岳說:
獨處技能,是必須學習的關鍵技能。人在創(chuàng)造的時候,大段時間的獨處就是必須的。沒有獨處能力的人,在現在,尤其是未來,可能就會被淘汰掉。
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,獨處是一個人的狂歡。
真正的獨處不是避開車馬喧囂,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。
愿我們在獨處中變得強大,遇見更好的自己。